中高職院校排課工作探討

中高職院校排課工作探討

討論高職院校排課工作

  課程安排是中高職教學管理的重要工作,也是整個教學環節的基礎,也是確保教學工作有秩序發展的前提。同時,課程安排是一項複雜繁重、涉及面廣、需要多方協調的工作。本文結合本校實際排課工作,對高職院校排課工作進行了探討。   

一、課程安排的基本原則   

(一)嚴格執行訓練方案原則 訓練計畫是大學教學工作的基本綱領,是教學組織管理的主要依據,也是課程安排的綱領性文件,決定了課程的合理性和科學性。制定教學計畫必須嚴謹且準確,課程必須依照訓練計畫科學合理地安排。   

(二)自覺遵循教學規律的原則 教學秘書應依照課程的性質、特色和教師的具體情況,充分考慮教師和學生的工作強度和接受能力,確保教學和學習壓力的平衡。教學秘書應遵守以下規定。   

1.每學期總教學週為20週,課程安排週為1-17週,第18週為考試週,第19-20週主要安排期末結束。   

2.教學任務週課時盡量均勻分佈,每週課程不少於16小時,每天課程不少於4小時。   

3.每門課程一般以2課時為教學單位,一般每週安排兩兩節課之間要有適當的時間間隔,讓學生課後複習消化。設計系的專業課因情況特殊可4課時連上,其他係部的課程如需4課時連上,必須報教務部審批。   

4.難度高的專業課和基礎課一般安排在上午,容易理解的專業課和基礎課安排在下午,晚上安排公選課。   

(三)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原則   

隨著學院的發展,學生人數的增加,教學資源日益短缺。特別是2013年,本院北海校區新成立海洋資訊工程學院,共享同一校區的教學資源。

因此,教務部必須事先協調兩所學院的教師和教室資源,避免衝突,其中最重要的是多媒體教室的協調。課前,教務部根據各系學生人數及專業特點,合理分配多媒體教室,避免爭奪教室。   

二、排課的基本流程   

本院採用教務部統籌管理、系所自主排課的二級排課模式。經過幾年的安排,基本上形成了穩定的安排過程。   

(一)制定教學計劃   

制定教學計畫必須嚴格遵守培訓計畫的要求。每學期的教學計劃可分為公共基礎課程計劃和專業課程計劃兩部分。

大部分公共基礎課程是全院共同開設的,如《大學英語》,各系無須專門上報教學計畫;

但個別公共基礎課各系的開課要求不同,如《高等數學》,這些課程需要各係依要求上報教學計畫。

各系需要專注於制定專業課教學計劃,由專業負責人依訓練計畫制定,各系審核後報教務部。   

(二)編排公共基礎課程表   

由於公共基礎課涉及全院學生,教務部統一安排課程,協調教學資源。

公共基礎課程的安排一般依下列步驟進行:

1.向基礎部提交課程申請表,明確列出要開設的課程、學生人數和

2.將公共基礎課排入教務系統。

3.公共基礎課程安排完畢後,安排人員校對。

4.教務部將校對完成的課表通知專業負責人,由專業負責人確認課表,安排教師。如任課老師對課表有異議,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向教務部提出申請,由教務部進行更改。

5.教務部向各部門公佈公共基礎課表,並通知各系校對課表。經過各系校對,公共基礎課的課表終於安排好了。  

 (三)專業課程安排   

各系應根據已發表的公共基礎課程計畫安排專業課程,並注意避免與公共基礎課程的衝突。各系主任要做好統籌協調工作,確保課程安排符合教學法則和課程安排的基本原則。擬安排的課程表完成後,組織教師校對課程表。課表確認後,經系主任簽署後交教務部審核。  

 (四)審核專業課程課程   

教務部審核各系擬安排的課表。如發現錯誤或不合理,應及時通知各系調整。課表全部審核後,產生最終確認的課程總表。   

(五)公佈課表   

教務部將產生的課程總表報教學副院長批准,並正式通知各部門列印教師課表和學生課表,分發給教師和學生。   

3.我校課程安排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及對策   

(一)教學資源短缺 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和學生人數的增加,教學資源的短缺日益突出,主要問題是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的短缺。
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可以採取以下方法:

1。增加教學設備費用,逐步建立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。

2.透過靈活的課程安排,如將總學時較少的部分課程設置為分段教學,即上半學期和下半學期完成一門課程,不僅可以完成教學安排,還可以緩解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不足的壓力。

3.各部門組織二級監督,對申請多媒體教室的教師進行講座。對於不需要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課程,要求教師取消多媒體教學。

4.嚴格控制新教師,幫助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,要求教師使用黑板教學,鍛鍊基本教學技能。  

 (二)部分專業師資短缺   

目前,本院有32個招生專業,涵蓋機械工程、電子資訊、電腦和經濟管理。

由於自身的特點,有些專業難以引進教師,使教師特別短缺。教師短缺的專業導致同一班的許多課程由同一教師承擔,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課程安排的合理性。

建議透過以下方式解決師資短缺的困難:

      1. 適當降低教師引進門檻,引進相對優秀的人才進行培訓,使教師在工作中逐步提高學歷和職稱。

      2.建議透過優化專業設置,取消個別教師不足、招生條件差的專業,緩解教師問題。

      3.學院應提高招生狀況良好但教師難以引進的專業待遇,並努力吸引高學歷、高職稱人才。 (3)部分課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,本院每學期課程安排不合理。主要原因如下:

    1.教學資源和專業教師短缺。如果一些實驗室短缺,課程只能在晚上或週末安排。

    2.專業本身的教學安排需要。例如,機電工程系學生的專業訓練需要安排一週的白天。為了避免培訓時間,學生的一些專業課程只能在晚上安排。

    3.在安排課程的過程中,各系對個別教師的不合理要求沒有限制。例如,個別教師要求每週的周五和每天的7、8節課不能安排。

     建議透過以下方式解決上述問題:

    1.努力解決教學資源和專業教師短缺的困難,為課程安排提供盡可能豐富的資源,優化課程安排。

    2.遵循專業自身教學安排的需要,但要向學生解釋,讓學生了解課程安排不合理的原因。

   3.系主任必須統籌審核課程安排,拒絕個別教師的不合理要求。 

  總之,中高職院校的安排是一項複雜、困難、影響因素多的工作。在安排課程的過程中,教學管理人員不僅要遵循安排課程的基本原則,嚴格遵循安排課程的過程,還要考慮影響因素的各個方面,及時解決問題,從而安排科學合理的時間表。 


76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最新评论


标签


zh_TW繁體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