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沒有理念,實踐就會盲目,沒有實踐,理念就會空洞
我們需要理念和實踐的高位結合。不預習不上課,預習不好不上課。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,讓課堂產生學生思想,讓課堂展現教學個性。
2.確立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課堂教學改革
課程文化建設的核心是課堂文化建設,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「三核心」概念,確保新階段的課程改革方向正確、目標明確。
3.研究好課、好課例、好課型
促使課堂教學有品味,有品質,有品牌。先做“教書匠”,再做教育家。課,可以預習、預設,但不要預演。
4.先說後教,先學後教,先練後教
先摸清學生的「底細」再教。明確開卷未必有益,拒絕沒有力量的知識,追求科學全面的發展。
5.你能看到學生嗎?
你能看清學生嗎?你能看懂學生嗎?教學千萬不能以「我」為本。沒有精心的預設,就沒有精彩的生成。
6.精美的課,有的是經過了千雕萬琢,而有的是渾然天成
千雕萬琢讓人敬佩,渾然天成的更充滿魅力。
7.要進一步形成濃厚的課堂教學研究氛圍
進一步提升教研活動的學術含量,進一步進行學科教學研究的實驗計畫。
8.關注每一名學生,關注最後一名學生
關注特別需要關注的學生,教案是預案,不是結案。
9.每一位學生都要發展,但不必求一樣的發展
每位學生都要提高,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;每位學生都要合格,但不必是相同的規格。
10.教學目標既要“頂天”也要“立地”
既有高度又有低度,既有宏觀更有微觀。教學要有苦的準備,要有辣的精神,還要防止酸的結局,這樣就會有甜的回味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