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校和家庭對於學生的教育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老師和家長扮演不同的教育角色,需要相互配合,自從減負出現,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配合更加合理化,沒有了輔導班老師的建議,家長也更願意聽從班主任的指導。
學生課外補習減少,學校的課後延時服務增加,二者之間的關係正好是此消彼長,中小學生擁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放鬆身心,家長也不用為補課班的「填鴨式教育」勞心費神,學生的學習壓力的確是減少了。
不過也有家長覺得學生沒了額外的補課,對於知識學習有些費力,而且很多地區受疫情的影響,線上課程成為常態,家長對於老師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些存疑,於是想找補課的想法又起來了。
中小學可安排寒假補習班?收費標準已公佈
其實「雙減」對於部分家長的感受不是減,而是增,在理想化的狀態下,學校應該擁有高效的課堂教學,但學生的水平良莠不齊,有成績保持名列前茅的,也有在班級裡拖後腿的。
老師在課後延時服務看管學生,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能快速完成作業,寫作業費勁的同學還得需要老師特別留意,耐心講解,本是以學生健康學習為出發點,但效果沒有想像中的好。
學生在學校寫不完作業,回家之後還是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來完成,家長就又想讓學生去託管班完成作業,因為本身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看管學生學習,所以說雙減治教培機構容易,治教育焦慮難。
面對學生可能跟不上學習進度的狀況,教育部門給予安排,中小學或可安排寒假補習班,主要有兩種補習方式,一種是高中生假期補習,因為網課的知識接收有限,如果不及時對知識點進行修補,學生高考的時候分數自然不高。
學生可以在校參加補習,但只限於複習舊知識,鞏固學習,時間安排在晚上8點半前,如果家庭條件允許,也可以參加校外的補習。
另一種是公益性質輔導,老師利用線上或線下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輔導,因為要佔據老師的假期時間,所以並不是無償的,收費標準已公佈:中小學生每節課16元,高中生每節課18元。
家長內心五味雜陳,老師也有不同的看法
對於這樣的補習方式,老師們有自己的看法,首先老師要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,雖然說有酬勞,但平時的工作已經夠繁忙,如果補習真的實現,任務量就增加了。
而且說是補習,學生的成績提升沒有效果,家長就會有意見,想休息的老師得服從學校的安排,高中老師還能接受,因為正常高中班主任老師也要比小初老師更忙一些。
但是小初老師還是想要休息的,而對於收費標準,家長內心五味雜陳,一節課看似很少,但是一天下來也將近百元,寒假時間很長,一整個班級同時上課,效果如何還不知道,這性價比也無法評說。
不過對於這樣的課程學生採取的還是自願參加的原則,若家長有為學生安排其他項目,則不受影響,家長若能在家庭教育中回歸育人本位,能科學施教,家校合作較好。
家長想讓學生上補習班,提升成績只是一方面
家長為何要讓學生去上補習班?首先是想彌補學科的不足,有的學生學業成績不足,有的則是為了拔高培優,在升學的時候不至於被分流出去。
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家長沒有太多的時間看管學生,教育部門是允許託管機構正常開設的,只要符合開設標準就行,雙薪家庭,學生寫作業需要老師指導,吃飯也得有人來做,那些託管機構正好滿足家長的需求。
學校方面雖然是增加了延時服務,但同樣也是收費的,老師照顧一整個班級的學生可能會忙不過來,學生遇到問題都想請教老師,一一講解就太麻煩了,而正規的託管不一樣,能幫助家長發現學生學習上的問題,讓家長及時應對。
筆者寄語:假期時間很長,但學生沒有計劃地度過,時間也很快就會過去,能不能參加補習,還得看學生的個人意願,如果覺得需要放鬆,那和家長好好溝通,老師也能理解,不管怎樣,落下的課程需要補,學生也得找到適合的方法學習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