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波說,人活著都是為了要表演,所以才失去了自我。在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眼裡「表演」不再是束縛,而是一條將孩子天賦最大化的捷徑。
市場聞風而動,各種兒童影視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成立,與培訓相關的退費糾紛也越來越多出現在消費性保平台上。
案例1:未拍模卡,退費收取3000元
2022年4月10日上午,萬女士帶著孩子參加了杭州臨平銀泰城的T台走秀海選活動,表演結束後,她和孩子被帶到一間總監辦公室。
總監先是對孩子一頓美好的誇贊,隨即為孩子提出如何鍛鍊氣質,提升形象的建議。萬女士說,他們把父母望子成龍的心理拿捏得恰到好處。
短短一個小時左右,萬女士還來不及思考,連合約都來不及細看的情況下就報了名。之後一個月的時間裡,萬女士從未帶孩子去上過課。
後期老師邀請他們去拍模卡,萬女士稱,想著課程還沒安排,班級也還沒成立,就拒絕了模卡拍攝。
後來萬女士決定帶孩子回老家發展,要求杭州青禾影視訓練機構退費時產生了糾紛。機構總監稱退課需要家長支付3000元模卡費用,還要扣除百分之三十的違約金,萬女士表示很不合理。
小朋友鏡頭感非常棒,很有表演天份。如果對方提著攝影機,旁邊還有一位手持麥克風的訪談者,這句話便更有說服力了。
隨即對方會拿出名片,表示自己是當地熱門兒童節目電台導演,想邀請你家小孩去參加海選表演活動。這時,家長們腦中模糊的「明星夢」變得清晰了。像這樣的兒童表演邀約,在深圳街頭隨處可見。
案例2:一堂課沒上,要扣8940元
4月30日,李女士接受邀請,參加了深圳市寶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舉辦的深圳寶貝GO海選。
海選後,該公司一位葉姓的總監說稱,她家的孩子口才不錯,希望孩子加入他們的訓練團隊。於是李女士繳了29800元的訓練費,合計160節課時,上80次課,每次課時長1.5小時。
培訓的內容包括模特兒培訓,主持,街舞,還有聲樂。李女士特別提到,交完費用後對方才拿出了合約給他們簽字。
當天下午李女士家中出現了突發事件,導致李女士之後沒有時間帶著孩子參加訓練課程。於是5月1日早上她和該葉姓總監溝通,申請退款解除合約。
一開始葉姓總監表示理解,讓他們5月4日到該公司見面再聊。見面後,對方表示如果要退款需要支付30%的違約金,也就是8,940元。
李女士表示,這份合約是培訓公司提前擬好的格式條款,並沒有和她溝通過退款要付30%違約金的事項。孩子也沒有開始排課和上課,從付款到要求退款前後不到24個小時,對公司也沒有造成實際性損失,所以扣除30%屬於霸王條款,很不合理。
培訓退費成產業常態
近年來,由於疫情等不確定因素頻繁發生,家長退費已成為常態。
遼寧省大連市也出現類似的判例:
張2019年9月,在當地親親袋鼠文化藝術培訓學校,為孩子購買120堂的課程,上課服務有效期為30個月,課時費共13,000元。協議簽訂後,張某帶孩子在2019年10月至同年11月間,基本依照每週一堂課的頻率,共上課四節,後因爆發新冠肺炎疫情,未上課。張某以不可抗力導致與機構協議無法履行為由,訴到法院,要求解除合同,要求機構退還剩餘課時費。
法院認為,早期教育的教育對像是年齡較小的兒童,因此早期教育教育具有較強的時限性,在目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、疫情結束的時間無法估計的情況下,也無法以變更培訓期限等方式來實現合約目的。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屬於不可抗力,案涉《課程服務協議》因不可抗力導致合約無法繼續履行,現張某主張解除合約的訴訟請求,予以支持。
法院最終判決:一、解除張某與訓練學校簽訂的《課程服務協議》,二、學校返還張某剩餘課時費12528元。案件受理費57萬元由學校負擔。
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針對兩位投訴人的回饋,消費保已經致電當事人,溝通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法。也將持續跟進事件後續,為他們提供及時的協助。
同時希望打算為孩子報名培訓班的家長,報名繳費前仔細查閱合同內容,留意合同中有關違約金條款,如果認為標準過高時,可以通過和商家進行協商的方式,對條款進行修改並寫入合同,盡最大可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遇到消費者權益被侵害時,合理合法維權。
發佈留言